主流媒體的“兩微一端”高歌猛進,再加上把時效性視為競爭利器,原創性成為核心競爭力,使得“兩微一端”在塑造健康積極的社會輿論、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但主流媒體“兩微一端”快速的融合、發展過程,也使得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,媒體的“兩微一端”存在著信息過載現象,加之部分媒體服務意識淡薄,使得用戶交互難以實現。此外,內容質量流俗、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阻礙著媒體“兩微一端”的發展進程。
?
當前,全國有大約7億網民活躍在網上,每天產生300多億條信息。移動互聯網已成為網民了解新聞時事的第一信息源,信息從稀缺到泛濫,輿論從單一到多元,而社會輿論相當程度上是在中國人的手機上生成的。移動互聯技術的迅猛發展,改變了傳媒的生產方式和傳播模式,深刻影響傳媒業的發展和變革,以微博、微信、新聞客戶端為代表的“兩微一端”加劇了傳媒業的融合、重塑,改變著輿論格局,成為溝通對話的新通道和新的重要輿論場。
?
相關數據顯示,微博月活躍用戶達2億,日發布信息2億多條,仍是我國大型輿論事件的策源地和大量小微話題的發起平臺。微信月活躍用戶超6.5億,微信公眾號1100萬,每日產生信息300億條,每日總通話時長2.8億分鐘,一大批微信公眾號開始取代微博大V在輿論場中起到重要作用。智能手機用戶近9億,69%的用戶通過新聞客戶端獲取新聞資訊,成為獲取新聞的第一渠道。
?
新聞媒體是社會的唇舌,正能量建設須從傳統媒介向互聯網新媒體延伸。因此,2015年成為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之年,“兩微一端”成為中央和地方傳統媒體積極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,向新媒體進軍的主要手段。據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今年6月發布的新媒體藍皮書《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》顯示:傳統媒體微博17323個;泛媒體類公眾號超過250萬個;全國的主流媒體客戶端達231個。超過九成的傳統媒體都建立了專門的“兩微一端”人才隊伍,作為內容選材、編輯和發布的腦指揮中心。
?
主流媒體的“兩微一端”高歌猛進、快速發展,再加上其在內容上,把時效性視為競爭利器,原創性成為核心競爭力,使得“兩微一端”在更好地傳播正能量、弘揚主流價值觀、塑造健康積極的社會輿論、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?
去年全國兩會期間,《20句話告訴你,政府工作報告這樣影響小明的生活》《9張圖帶你讀懂政府工作報告》等可視化的新聞產品,被各大主流媒體“兩微一端”熟練使用,成為報道中圖文并茂的典型形式。而一直給讀者以嚴謹印象的黨報,在標題的使用上也大膽突破?!按▓笥^察”就推送了名為《李克強和四川代表“私聊”都說了啥?》;《新京報》的《強哥“下團組”,釋放啥信號?》;《人民日報》一篇介紹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文章,更是使用了《強哥教你16個新詞匯,不懂你就OUT了》這樣活潑的、具有網絡風格的標題。一個“私聊”,一句“強哥”,接地氣的用詞讓讀者倍感親切,立刻拉近了時政報道和普通受眾的距離。
?
而今年的兩會報道,可以說開啟了網上參政議政的新航程,以“兩微一端”為典型代表的新媒體,通過受眾參與、采編互動、融合傳播、場景切入及跨平臺聯動等方式,為代表委員們打造了更多了解民意、匯集民智、互動交流的平臺。全方位、立體化的報道矩陣,為受眾提供了全景式的播報,充分發揮了新媒體的優勢。人民網、新華網、央視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,以圖片、動漫、歌曲等多種形式和VR(虛擬現實)、H5技術報道兩會盛況,更使兩會重點內容被不斷熱議、熱轉。而《成都日報》客戶端“錦觀”提前策劃,推出《兩會知識點你需要get》視頻動畫,以兩會座次、召開時間定在3月的原由等問題為線索,為用戶勾畫兩會知識點。“大家找不同”的游戲,也獲得不少網友肯定。這種“走心”的兩會報道,凝聚了民氣,匯聚了正能量,也傳遞了中國發展的最強音。
?
同樣在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報道中,傳統媒體微博保持著較強的議題設置能力。主流媒體的微信、客戶端也表現不俗,已經成為打通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的重要力量。在一些公共事件與話題上立場鮮明,能夠迅速發聲,主動出擊引導輿論走向。
?
天津港“8·12”特大火災爆炸事故,最早由網民在微博中發布文字和視頻引發關注,而事件后續的確認、發展、定性和追責等一系列報道環節都是由傳統媒體主導議程設置。馬航MH370失事、尼泊爾地震、長江沉船等事件也是主流媒體聯合發力,滿足了公眾對信息獲取的需求,同時以評論與解讀貫穿其間,防止了輿論極端化的趨向。
?
而近期對“大暴雨和龍卷風襲擊江蘇北部”“湖南郴州宜鳳高速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”等一系列關乎民生的重大事件報道,更刷新了重大突發事故報道模式。在江蘇暴雨和龍卷風災難報道中,“央視新聞”在直播平臺進行現場直播,前線記者帶領觀眾探訪江蘇阜寧龍卷風冰雹救災現場,從救援細節入手,創新了重大突發事故的報道模式?!靶戮﹫蟆钡摹?8死500傷!江蘇龍卷風為何傷亡如此慘重?》,則采用3D動畫的形式還原災難現場,使得網友既了解龍卷風的形成原因,又掌握了相關的自救知識。
?
主流媒體“兩微一端”在輿論引導方面,更加適應新輿論環境,在語言表達和宣傳邏輯方面與當下的輿論場契合程度更高,使新聞內容具有更廣泛的傳播力。特別是“國家隊”的微博、微信、移動客戶端始終占據絕對位置,在共同提升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能力方面走在了媒體融合的前列。
?
但主流媒體“兩微一端”快速的融合、發展過程,也使得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。正如《媒體兩微一端融合策略研究——基于國內110家主流媒體的調查分析》(《現代傳播》2016年第4期)一文所分析的那樣:媒體的“兩微一端”存在著信息過載現象,加之部分媒體服務意識淡薄,使得用戶交互難以實現。除此之外,內容質量流俗、創新動力不足、經費來源受限等問題,無一不阻礙著媒體“兩微一端”的發展進程。
?
此外,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緒軍認為,在傳統媒體大量布局“兩微一端”的背后,應該看到一個隱患,即“兩微一端”不是傳統媒體自己所擁有的,是建筑在別人的商業平臺上的,這種發展前景到底如何,可靠不可靠,值得研究。因此,新媒體的更新換代是非常快的,今天是“兩微一端”,很有可能明天就出現了其他新平臺。
?
因此,要使主流媒體“兩微一端”發揮更大作用,還需加快專業人才的培養,更多地借助技術和資本優勢。這樣才更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,傳遞正聲音,積聚正能量。(孫時聯作者系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)